奮斗在新聞戰線的“鐵兵” ——記市“最美退役軍人”、東臺市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梅錦春

2019-08-31 06:36 來源: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黃露 我要評論0 字號:
【導讀】 幾十斤重的攝像機,記錄著他從“戰地報道員”到“新聞記者”的奮斗歷程;一雙雙沾滿泥土的鞋、一個個接地氣的新聞作品,見證著他從外行到專家的精彩蝶變;書櫥里擺滿的榮譽證書,記載著他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

幾十斤重的攝像機,記錄著他從“戰地報道員”到“新聞記者”的奮斗歷程;一雙雙沾滿泥土的鞋、一個個接地氣的新聞作品,見證著他從外行到專家的精彩蝶變;書櫥里擺滿的榮譽證書,記載著他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

脫下的是軍裝,不變的是初心。他用不懼生死、因公忘私的堅守,詮釋了軍人本色;他用在新聞戰線奮戰27年的實際行動彰顯了退役軍人身上的忠誠、堅毅和擔當。他,就是日前被表彰為市“最美退役軍人”的東臺市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梅錦春,單位的同事都親切稱呼他為老梅。

盡顯軍人本色的“鐵兵”

多次被記功屢次受表彰      

8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東臺市融媒體中心,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辨認出老梅,因為老梅“站如松”的站姿盡顯軍人氣質。一米七左右的個子、身材結實、皮膚黝黑、眼神堅毅、一臉正氣,腰間系著刻有“八一”字樣的皮帶格外顯眼。

在剪輯新聞的辦公室,老梅講述起自己光榮的從軍歲月。

老梅1978年應征入伍,自學了新聞攝影,擔任戰地攝像員。1984年,隨部隊參戰和輪戰近400個日日夜夜,歷經生死考驗?!芭趶椌驮谖遗赃叢贿h處炸開了,那也顧不上怕,一心想著要完成組織派給我的任務?!泵爸诨?,老梅拍下了近50個小時的珍貴資料素材,在下陣地后的空隙時間里自編制作了第一部專題片《戰神在西線》。部隊歸建后的5年時間里,他配合駐地部門和部隊制作完成專題片、教學片16部,向中央和省、市權威媒體提供新聞信息30余條。參軍期間,因表現突出,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被部隊黨委、團黨委記三等功三次。

“14年的軍旅生涯,淬煉了我吃苦耐勞、堅強不屈的強壯體魄,磨礪了我拼搏進取、永不言敗的頑強意志,是我立足新崗位再作新貢獻的力量源泉?!?992年,老梅轉業到東臺市廣播電視局工作,走下“火線”,走上“新聞戰線”,一干就是9000多個日日夜夜。

多年來,他始終以一名“鐵兵”的戰斗姿態堅守在新聞工作第一線,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以一名退役軍人的言行影響他人,在同行中樹立了一個廉潔、勤勉、踏實、正直的良好形象。連續多年被表彰為綜合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舊城改造先進個人、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個人,被授予東臺市首屆“戈公振新聞之星”稱號、東臺電視臺特別貢獻獎,多個新聞作品在省市有關評比中獲獎。

同事欽佩的“梅三郎”

部門每月用稿量最多      

“老梅,歇一歇吧!”這是老梅的同事跟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老梅在單位有三個“最”:扛攝像機年齡最大的記者、部門每月用稿量最多的記者、帶徒弟最多的記者?!拔液屠厦反顧n近30年,他是我見過最‘拼’的記者,我們都稱呼他為‘梅三郎’?!睎|臺市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史曉紅說,老梅每次去鄉鎮采訪,至少會采訪2至3個新聞報道。有一次,她一早跟老梅去富安鎮采訪一位種植薺菜的農民經紀人,因為對接不暢,采訪過程十分曲折,到下午1點采訪才結束?!盎厝サ穆飞?,我倆都很疲憊了。經過一家繭絲綢公司的時候,老梅臨時起意要去采訪,雖然當時很累,但也確實欽佩他的敬業?!?/p>

危難險重的采訪任務,老梅總是沖在最前面。有一年,一場12級的臺風登陸東臺,老梅一接到任務,二話沒說,扛起攝像機就奔赴海堤拍攝“抗臺”現場?!爱敃r的大風是東西方向,風力很大,海堤上停著的小轎車都被吹動了車身,我扛著20多斤重的攝像機,尋找到一個南北方向的角落,堅持把新聞拍完?!被貞浧甬敃r的情景,老梅坦言不無后怕。

對老梅而言,“新聞就是戰場,不能放棄,更不能退縮?!币荒甓?老梅染上病毒性感冒,反復高燒近一個月,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堅持完成了“政協委員風采”系列報道的采訪任務,下農村、進學校,白天扛著攝像機四處奔波,晚上回去打針吃藥,超前圓滿完成了采訪任務。在那段全國上下共抗“非典”嚴峻考驗的日子里,老梅沒有睡過一個整夜覺,連日的奔波,高強度、快節奏的拍攝編輯,使不再年輕力壯的老梅常常感到腰酸背痛難忍,但他從不在辦公室里吭一聲,悄悄地將一張又一張的膏藥貼在脊背上,義無反顧地擔負起傳遞正能量的責任。

27年里,他常常夜以繼日,風雨兼程,足跡遍及東臺各個鄉鎮,下基層、進機關、訪工廠、走農家,拍攝了2萬多個采訪對象,累計完成了1.6萬個新聞報道。

徒弟愛戴的“梅爸爸”

帶出20多個業務骨干      

“剛進臺實習的時候,師傅教我學習扛攝像機,因為是老式的攝像機,我剛開始扛的時候鏡頭會晃,師傅用士兵練槍的方法,鍛煉我的手臂穩定性,正是前期的嚴格訓練才使我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睎|臺市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魏頤暉說,老梅對每一個徒弟都很盡心負責,業務上認真嚴格、生活上關心備至,部門年輕的記者都稱呼他為“梅爸爸”。

老梅的徒弟、東臺市融媒體中心新聞中心副主任陳蓓蓓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了寫了一篇“老梅其人”的文章?!袄厦肥俏覀冝k公室年紀最大的記者,卻是最敬業、最認真、最倔強的那位,六十歲的人,扛起機器的靈活勁兒絲毫不遜色于年輕人,走起路來快步如風,干起活來熱情似火;雖已年過半百,嗓門還是那么洪亮有力,總是讓我們先聞其聲后見其人;雖是干了大半輩子的工作,危急關頭,總是沖在年輕人的前面,挑最苦最累的工作做;雖然辦公室的年輕人都與他非親非故,卻總是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他們的生活,教育他們做人……”文章里面附有老梅身穿軍裝、肩扛攝像機的舊照,照片下面寫著:“梅爸爸”要退休了,對他有太多的不舍。

因為老梅的真誠對人,因為老梅的苦口良藥,不少剛到部門工作的新同志,都主動要求跟在他后面學習采訪。多年來,已有20多名年輕記者在他的言傳身教下走上電視新聞工作崗位,成為業務骨干。

“被評為‘最美退役軍人’,是黨和政府對我們退役軍人的關心和關懷,它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榮譽,是千千萬萬退役軍人的榮譽?!崩厦繁硎?,雖然快退休了,但是一定會做到退休不褪色,始終保持軍人本色,讓“最美退役軍人”的榮譽熠熠生輝,繼續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工作作風,帶出更多更優秀的新聞“鐵兵”。

編輯:小禎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東方生活報老爸老媽”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 眾報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

關注我們

  • 微信

  • 客戶端

推薦文章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拍偷自偷在线精品,秋霞国产精品成人片,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