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好人”“江蘇省崗位學雷鋒標兵”——亭湖區好人志愿者協會副會長仇愛清來到亭湖區先鋒街道江動社區,與黨員、群眾、志愿者一起開展“學習雷鋒榜樣 弘揚志愿精神”主題活動?;顒又?,仇愛清結合自己多年來投身公益事業的經歷,講述身邊好人好事,宣揚愛心奉獻美德,讓大家產生了強烈共鳴。
仇愛清的堂祖父仇一民,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仇一民秘密發展多人入黨,建立了草堰口黨小組,仇一民任組長。1928年在執行革命任務時遭敵人殺害,1987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仇愛清的父親仇天祥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在解放上海時,曾用船在黃浦江上運送解放軍指戰員及物資。
從小受到紅色文化熏陶和愛國主義思想洗禮的仇愛清,帶領家人以始終不變的擁軍初心、永不停歇的擁軍腳步、深厚的擁軍情意,在雙擁道路上不斷前行。
“粽子香、戰士嘗,仇叔叔、熱心腸……”這是駐鹽部隊官兵自編的順口溜?!俺鹗迨濉敝傅木褪浅饜矍?。1982年以來,仇愛清一直熱心于公益事業,每年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建軍節,都要到鹽城軍分區和駐鹽部隊送魚、肉、水果,還為部隊植樹和修路等,常年為軍烈屬、傷殘軍人及困難群體提供各類志愿服務。
“沒有仇叔叔,我們家無法渡過難關?!碧崞鸪饜矍?,受助者陳燕便流露出感激之情。多年前,她在南京某部當兵,做水產生意的父親因意外事故造成腿部骨折,母親身體不好,弟弟面臨輟學。是仇愛清伸出援手,在資助她父親住院治療、弟弟重返校園的同時,每天在市場幫她家賣魚,使一家人擺脫了困境。
仇愛清情系孤寡老人,每年都根據季節變化,為福利院的老人送衣、送鞋、送食品。為使衣服合身,他曾專門到福利院逐一為老人量尺寸,再到市場上一件件挑選,樂得老人們連聲稱贊。
仇愛清創辦了鹽城首家以“愛心”命名的水產品交易批發市場,吸納一批下崗職工再就業。他的愛心之舉,造福了鄉鄰,感動了社會,其感人事跡被《人民日報》《工人日報》《新華日報》等媒體追蹤報道。
仇愛清不僅自己把奉獻愛心當事業來做,還將雷鋒精神傳承給下一代。仇愛清的兒子仇寬說,小時候父親就給他講雷鋒的故事,帶著他做好事,幫助特困家庭,到部隊慰問官兵,去福利院慰問老人。參加工作后,仇寬緊跟父親的腳步,常年資助困難家庭和學生,捐獻愛心款物累計30多萬元。
好家風潤物無聲。仇愛清帶動家人一起學雷鋒做好事,成立了公益志愿者聯盟。他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眾志成城,把這份力量傳承下去。
請輸入驗證碼